土元子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盆养
容器选择:使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深度在15厘米以上,直径在45厘米以上。
饲养土:内置饲养土,厚度约10厘米,饲养土可预先配好,放置在孵化室内预热,温差不能超过5℃。
孵化:种卵放置在盆内,厚度约8~10厘米,温度保持在25~30℃(孵化温度以28℃为佳),每天用手翻动种卵1次,避免碰伤土元卵块。
幼虫管理:孵化出的幼虫可按大小分盆饲养,每隔5天筛一次幼虫。
缸养
容器选择:使用内壁光滑的瓦盆或缸盆,高度不超过1米,一半或部分埋入地下。
饲养土:放置40~50厘米厚的饲养土,地下温湿度平衡稳定,有利于土元生长。
温度控制:春秋季温度在0~20℃时可稍加温以缩短土元的休眠期。
平面温室化池养
池子建设:用砖在室内水泥地上砌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40~50厘米的池子,中间留出1米宽的走廊,两边砌池子或室内全部砌上平面化池子。
加温:上面做成的火龙加温,保持适宜的温度。
防逃:空中铺上木板供饲养员走动和管理土元,四壁上缘用水泥浆粘贴玻璃条或厚薄膜防止土元逃窜。
饲养密度与经济效益
高密度饲养:在同等投资的情况下,可节约能源、开支,提高产量。
科学喂养:适宜掌握饲养密度,有利于湿度恒定,使地鳖虫蜕皮正常。
病虫防治
螨虫防治:用筛子筛出表层土,用筛子筛出螨虫,把土丢掉,或更换饲养土,或用药剂防治。
其他天敌:如鼠、猫、黄鼠狼等,应采取加铁纱网盖、密封等措施进行预防。
饲养土配制
配方:60%的土和40%的稻壳灰混合而成,可加入适量的腐熟家畜粪使饲养土肥沃、疏松。
湿度控制:饲养土湿度为手抓成团,落地即碎,夏季在饲养池内设几个小水盆,供土元饮水,并经常向池内洒水。
温、湿度控制
适宜温度:25℃~30℃,10℃以上开始活动觅食,10℃以下潜入土中冬眠,-5℃便会死亡。
相对湿度:以75%~80%为宜,冬季应在池内放些稻草、鸡毛等保暖物。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养殖方式,进行土元子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