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澳洲小龙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建设
池塘应选择在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积以长方形为佳,3-5亩为宜,水深0.9-1.5米。
池底应为硬土质,无淤泥,池壁有坡度,坡度大于3:1。
池塘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统,进排水口要有防敌害、防逃网罩。
池塘底部应有约1/5底面积的沉水植物区,并有足够的人工隐蔽物,如废轮胎、网片、PVC管、废瓦缸、竹排等。
有条件的池塘可设增氧机。
水草种植
沿池塘四周浅水处20%-50%左右面积种植水草,一般可选择种植黑叶叶轮藻和伊乐藻。
池塘水面上还可以少量移植水花生草团和水葫芦。
放养密度
虾苗培育池放养密度不超过1000尾/m²为宜,适当稀养与及时分养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一般培育成活率可达50%-70%。
每亩投放2-3厘米的幼虾600尾,可适当混养白鲢100尾、花鲢50尾、草鱼50尾。
饵料投喂
放入虾苗后3天可以放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接下来1个月就能放入小杂鱼、下脚肉与人工饲料等。
等到虾苗长到6-7cm时,换成轧碎的螺蛳、河蚌等植物性饲料。量大概在虾苗不留残饵左右。
前期以小杂鱼、下脚肉及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中后期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植物性饲料。饵料投放要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原则,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
水质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情况,按时施肥,勤补有益菌,多使用钙镁磷肥或腐植酸钠肥。
每10-15天添水10-15cm,保障水体透明度,阴雨天泼洒生石灰3-5mg/L。
若出现大批虾苗蜕壳时,还需及时泼活性钙3.75-7.5kg/hm²。
保持水质清新,最好每周加水15-20公分,让虾池水质有足够的溶氧,虾池池水透明度要控制在35cm左右。
防逃措施
在虾池四周上围网30-40厘米,防止青蛙、水蛇入侵。
使用塑料板进行围栏处理,并使用竹片进行加固,防逃墙高度为60cm,埋入土层深度为20cm。
收捕上市
一般当年国庆节后开始,采取地笼分批起捕,或干塘或围网的方法于傍晚进行一次性捕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澳洲小龙虾,提高养殖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