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对地方
地方不用太大,一亩地就够了。
要选排水好的地方,最好能遮挡阳光,离水源近一点。
饲料要省着用
用农家肥,比如牛粪、羊粪。
果皮菜叶别扔,都是好东西。
稻草麦秆打碎了喂,这些东西农村都是现成的,一分钱不用花。
管理要用心
每天翻一翻,透透气。
保持湿度,别太干也别太湿。
遮着点儿,蚯蚓怕晒。
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降温。
养殖环境的选择
室外养殖:可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如露天堆肥养殖。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的堆肥,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即可。夏季需在养殖坑上面搭棚遮阴,防止温度过高;冬季则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要做好防鼠、防蛙、防蛇等工作。
室内养殖:如果是小规模养殖,可采用盆养或箱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花盆或木箱,在底部打孔以保证排水透气,装入的饲料为盆高或箱高的3/4,每盆或每箱投放蚯蚓约100-200条为宜。由于盆体或箱体较小,湿度和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或箱口加盖塑料薄膜,同时经常喷水,或随着外界气温的高低经常移动放盆或放箱的位置。
培养基料的制备
原料选择:蚯蚓的培养基料主要包括粪料和草料两种成分。粪料可以选择牛、马、猪、羊、兔、鸡等的粪便,也可用食品下脚、烂菜瓜果等;草料则可以选择杂草及各种树叶等。一般来说,粪料占基料的70%,草料占30%左右。
堆制方法:将粪料和草料混合均匀,边堆料、边分层浇水,下层少浇、上层多浇。堆制后,第二天堆温上升,4-5天后堆温上升到75℃-80℃,以后逐渐下降,当降到60℃时,进行翻堆,重新堆制,以后再翻堆几次,翻堆时适当洒水。堆制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直到基料呈咖啡色、质地疏松、无不良气味。
蚯蚓品种的选择
根据市场、养殖条件选择合适蚯蚓品种。例如,菜园、果园、苗圃多的地区可以养威廉环毛蚓,旧房多、荒地多、土地少的地区及城镇居民则建议养赤子爱胜蚓。
适时采收
当蚯蚓长到商品规格后,就可将大的蚯蚓进行捕捉。
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蚯蚓的生长情况,及时清除残渣和病死蚯蚓。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蚯蚓,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先投入少量资金进行试验,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