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养殖黄鳝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增喂脂肪饲料
增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可以帮助黄鳝积累更多的脂肪,以供停食冬眠越冬时的消耗所需。
增喂脂肪饲料的时间应尽量早,一般应在11月份前进行,因为秋季的气温还比较高,有利于鳝鱼对脂肪饲料的利用、吸收和转化。
合理捕捉上市
对于符合上市规格的成鳝,应尽早在入冬前合理捕捉上市,避免在池中越冬。
捕捉时应先将池水排干,并清除表层泥浆,再用双手翻池底淤泥捕捉,避免使用硬质锐器,防止损伤鳝体,并做到捕大留小,以便来年产卵繁殖。
加强越冬保护
水源条件好的鳝池:可以采用深水越冬法,保持50~70厘米深的水层,并在水面上放些水草、浮萍等,冬季结冰时敲开冰层透气,以保持池底温度和含氧量。
水源条件差的鳝池:可以在鳝鱼开始冬眠时放干池水越冬,但要注意池土保持湿润,不可过于干燥,池土上要加盖塑料网防止敌害捕食,并在严寒冰冻时采用覆盖保温法进行保温防冻。
保持适宜的水温
黄鳝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28℃,在28℃以上时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水温降到10℃时,黄鳝进入休眠状态。
在饲养期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水温,特别是在入冬前需要大量摄食,储积养分,供冬眠之需。当气温下降到15℃时,应投喂优质饲料,使之膘肥体壮,安全越冬。
防止疾病和敌害
在越冬前必须严格防病,有病则要及早治愈,使用药物如南瓜籽、阿苯哒唑拌蚯蚓、螺蚌肉投喂,驱除肠道寄生虫,并泼洒杀菌灭虫药物加以预防。
防止鼠害、防盗等安全管理,避免敌害入池捕食危害。
水质管理
在越冬前根据天气适当施用农家肥,使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避免水质恶化。
黄鳝冬眠期间主要依赖退化了的鳃和皮肤呼吸水体中的氧,因此必须保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黄鳝在冬天的生存率和越冬成功率,确保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