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孔雀怎么养殖好看

林下孔雀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树多荫大、地势稍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多种植灌木和牧草。

场地应阳光充足、排水良好,附近没有污染及其他动物养殖场,环境安静,绿化较好,空气新鲜。

设施准备

准备好保温和孵化设备。

栏舍建筑面积应为8平方米,其中1/3作为遮风挡雨的栏舍,剩余部分作为露天运动场。栏舍周围用渔网或铁丝网围住,高度保持在2.5米以上,并安装栖杠或栖息场。

饲料管理

孔雀的饲料包括粒料、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具体饲料种类有玉米、小麦、糠麸、各种青草、骨粉、鱼粉、动物性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雏孔雀在笼子里育雏,1到3年内的温度应分别保持在31度、28度以上,饲养密度按周龄逐步减少,分别为每笼10只、6到8只、5只。

防疫措施

孔雀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需提前预防,接种疫苗。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声,每次进舍喂食前给予信号,建立食物条件反射。

每日认真打扫笼舍,清理粪便,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治疗。

孵化管理

孔雀的性成熟为22个月龄,产蛋期从每年3月初至9月份结束,年产蛋30—50枚,平均蛋重90克。种蛋孵化可用机器或用家鸡代孵,孵化时注意温度为37—37.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0%—75%,通风换气良好,每2小时翻蛋一次,每天定时凉蛋和照蛋。

环境消毒

人工养殖孔雀应确保环境卫生,做好消毒预防。清扫、冲洗、消毒要细致认真,一般先顶棚、后墙壁再地面。使用碱性消毒剂、氯制剂、酚类消毒剂、氧化剂等,最后用甲醛熏蒸。

发情期管理

孔雀繁殖季节性很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可以提前和延长。性成熟龄期为22~24月龄,每只年产蛋30枚左右,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注意避免近亲交配。

商品孔雀饲养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饲料每天饲喂2次,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成年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

冬季防寒保暖

注意在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确保孔雀安全度过寒冷季节。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林下孔雀的养殖成功率,确保孔雀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