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条件
水深应在1.5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最好是沙质土,淤泥的厚度在5-10厘米。
池塘需要设置隐蔽物,如种植水生植物或沿塘边水中挂网、投放树枝等。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清塘消毒
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保证无菌。
放养密度与规格
后期注意放养的密度,且规格尽量一致。
投喂饵料
平时可按四定原则投喂饵料,保证能吃饱。
投喂粗蛋白含量在32%以上的配合颗粒饲料,也可投喂其他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
日投量在小虾阶段占虾总重的8-10%;中虾阶段日投量占5-8%;大虾阶段日投量占3-5%。
水质管理
每天都需要注入新的水,以达到虾田里的溶氧度。
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富含氧气,PH值在7.0-8.0之间。
水体中的有机质和氨氮含量应保持在较低水平。
温度与光照
适宜的水温为20-25摄氏度,有利于小虾米生长。
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小虾米的生长,光照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
捕捞管理
采用虾笼捕捞,放入密度空间较大的虾笼,一般虾笼放入后需经过15个小时才收虾。
消毒与清理
稻田改造的虾田要及时清理其他植物,避免影响水质和小龙虾缺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虾米,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