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鸟怎么养殖的

人工养殖鹧鸪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密度

商品鹧鸪的养殖密度以20~30只/㎡为宜,为保证种鸪的交配能力,体质健壮的情况下,养殖密度不能过大,以10只/㎡为宜,最大不能超过15只/㎡。

鹧鸪苗的养殖密度:出壳至10日龄平均可放80只/m²左右,10~28日龄平均可放50只/m²左右,4~10周龄可放30只/m²,10周后可入15只/m²左右。

公母比例

种蛋受精率的提高,公母搭配合比例很关键,建议公母比例1:4为宜,可保证种蛋受精率≥90%。

光照

鹧鸪性成熟在6个月左右,开始交配并产蛋,产蛋期可进行人工补光,以保证光照时长不低于18小时/日,人工补光以稳定鹧鸪生物周期为原则,定时、稳定,光照时长切忌忽明忽长忽短。

饲养方式

鹧鸪散养和笼养均可,因笼养可立体养殖,节省占地面积,故多为采用。编组公母比例按1:4/组,笼可养2~3组/㎡,可协助不愿交配的母鸪逃避公鸪追逐,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饲料

饲料不但要保证充足,繁殖期间更要保证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18%,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亦要充足。推荐饲料配方:玉米粉50%、豆饼17%、鱼粉8%、小麦粉12%、骨粉3%、贝壳粉1.1%、食盐0.4%、添加剂0.5%,混合均匀,定时饲喂,3~4次/日,喂量30-35g/只·日。

饮水

应确保鹧鸪饮水充足、清洁。换水1次/日,同时用高锰酸钾0.02%加入36℃的凉开水中,让雏鸪饮用。

温度和湿度

鹧鸪不同周龄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湿度,1~2周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室内温度28℃,6~7周龄为26℃,8周龄以后24℃。相对湿度1周龄为60%~70%,1周龄以后相对湿度为55%~60%。

通风

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增加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有利雏鸪的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消毒和防疫

保持环境与卫生,水槽每天清洗2次,2天消毒1次(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每天上、下午各清扫粪便1次,室内消毒要每周2次,夏季每天消毒3次。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新城疫疫苗等。

日常管理

坚持全进全出,每次全进的同龄鸪在出售时,应在同天或同一周内全部清出处理。保持安静,避免各种对鹧鸪有干扰的因素。对于一些必不可少的日常操作,如抓鸪、打针等要使之适应,操作前要饮水补充多维。

通过以上这些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鹧鸪鸟,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