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物杜仲怎么养殖

杜仲花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法以及田间管理。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酸性至微碱性、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

深翻土壤,耙平,按株行距2-2.5米×3米挖穴,穴深30厘米,80厘米见方。

穴内施入土杂肥2.5千克、饼肥0.2千克、骨粉或过磷酸钙0.2千克及火土灰等。

苗床则整细耙平后作成1.2米的宽畦。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选新鲜、饱满、黄褐色有光泽的种子,于冬季11-12月或春季2-3月播种。

种子忌干燥,宜趁鲜播种。如需春播,则采种后应将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种子与湿沙的比例为1:10。

用20℃温水浸种2-3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膨胀后取出,稍晒干后播种,可提高发芽率。

条播,行距20-25厘米,每亩用种量8-10千克,播种后盖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后,于阴天揭除盖草。每亩可产苗木3万-4万株。

嫩枝扦插繁殖

春夏之交,剪取一年生嫩枝,剪成长5-6厘米的插条,插入苗床,入土深2-3厘米。

在土温21-25℃下,经15-30天即可生根。如用0.05毫升/升奈乙酸处理插条24小时,插条成活率可达80%以上。

根插繁殖

在苗木出圃时,修剪苗根,取径粗1-2厘米的根,剪成10-15厘米长的根段,进行扦插,粗的一端微露地表。

在断面下方可萌发新梢,成苗率可达95%以上。

压条繁殖

春季选强壮枝条压入土中,深15厘米,待萌蘖抽生高达7-10厘米时,培土压实。

经15-30天,萌蘖基部可发生新根。深秋或翌春挖起,将萌蘖一一分开即可定植。

嫁接繁殖

用二年生苗作砧木,选优良母本树上一年生枝作接穗,于早春切接于砧木上,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种子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幼苗忌烈日,要适当遮阴。

旱季要及时喷灌防旱,雨季要注意防涝。结合中耕除草追肥4-5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1.5千克,或腐熟稀粪肥3000-4000克。

实生苗若树干弯曲,可于早春沿地表将地上部全部除去,促发新枝,从中选留1个壮旺挺直的新枝作新干,其余全部除去。

定植

1-2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时,即可于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定植。

每穴1株,边取苗边移栽,浇足定根水。幼树生长缓慢,宜加强抚育,每年春夏应进行中耕除草,并结合施肥。

秋天或翌春及时除去基生枝条,剪去交叉过密枝,对成年树也应酌情追肥。北方地区8月停止施肥,避免晚期生长过旺而降低抗寒性。

建议

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确保杜仲花能够健康生长。

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采用扦插、压条和嫁接等方法,但种子繁殖最为常用且成活率高。

管理:苗期需注意遮阴、浇水施肥,定期中耕除草,及时修剪枝条,保持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