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繁殖怎么养殖方法

田螺的繁殖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种

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

施肥

田螺放养前3~4天在池子里投入适量已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等,有利于田螺的生长及食物饵料的供应。

放养

种螺购买回来后应尽快投放到池塘中,在本地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气温维持在20℃以上,池水温度维持在15℃以上时就可以进行螺种的投放。放养密度通常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

管理

田螺生长期间要保持池塘水质鲜活,按时投喂饲料。田螺的快速生长周期为4个月,每年的5-9月生长发育最快,产量也最高。

池塘建设:田螺适应能力强,可以使用水泥池等水体进行放养。池子四周要做埂,高度约为50厘米,并在两端设置进出水口,安装防逃网。

饲料管理:田螺的食物来源广泛,可以用牛粪、鸡粪、麦麸、豆粕、玉米粉等调配饲料。同时,可以投喂一些蔬菜或腐烂的瓜果。

繁殖

田螺通过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4月开始,7月至8月是繁殖旺盛期。1-2岁的雌性田螺可产仔20-30个,4岁或以上的雌性田螺可产仔40-50个。

捕捞上市

根据田螺的生长情况,可以在每年的5-9月期间捕捞上市。捕捞时要注意方法,避免损伤田螺,确保田螺能够安全收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田螺的繁殖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提供充足的饲料,并注意温度控制,是提高田螺养殖成功率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