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养殖鳜鱼过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提前加深池塘水位
在水温降到16°之前,应把池塘里面的水加深,水位越深,池塘里面的水位的稳定性越好,对鱼的应激就会越小。深水层可以缓冲温度变化,为鳜鱼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
冬季肥水
在整个冬季,只要碰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就要做好肥水工作。肥水能够预防虫害,还能预防细菌性疾病。此外,肥水还能为池塘提供充足的氧气,增强鱼体的抵抗力。因此,肥水是冬季鳜鱼越冬的重要环节。
适当投喂
冬天不能完全停料,只要碰到天气好,就要进行偶尔投喂。长时间不投喂会导致鳜鱼缺乏营养,体质弱,加上水温低,应激大,很容易出现问题。适当的投喂可以预防过冬、越冬之后的综合症。
水质调控
加强水质调控,保持水体清洁,越冬前改良底质,并根据气温变化,保持水体的适宜深度。选用优质鳜鱼饲料,合理投喂,增强鳜鱼的抵抗力,降低感染与发病风险。
疾病防控
注意防治小瓜虫病等常见寄生虫病。小瓜虫病在水温12~30℃最为流行,患病鳜鱼的症状表现为鳃丝呈现暗红色,鳍条和体表布满白色小点。可以通过改善水质、定期消毒等方法进行防控。
并塘
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左右时,即可开始并塘。并塘的目的是把不同规格的鳜鱼种进行分类、计数囤养,以便销售或者放养,通过并塘,全面了解当年的鱼种生产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年度的生产计划,并腾出鱼池及时清整,为翌年生产作好准备。
保暖措施
北方庭院养鱼过冬主要注意保暖。由于北方冬季气温很低,水面甚至会结冰,如果不注意控制温度,鱼儿也会冻死。另外,由于水温降低,鱼儿的活力也会衰退,因此不要频繁给它喂食,以免大量残饵落入池中,分解后污染水质,对鱼儿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北方养殖的鳜鱼顺利过冬,确保其在冬季也能保持健康和生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