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幼苗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出壳前7天,室温需超过32℃,7天后保持在33-35℃,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室温达到正常水平。

注意观察鸡苗的行为,扎堆说明温度过低,张口喘气说明温度过高。

湿度控制

前几天湿度可以保持在70-85%之间,高湿有利于卵黄吸收。

鸡舍内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汽入侵。

光照管理

蛋雏鸡第一天光照时间24小时,以后每天减半小时,2周后可以到自然光照。

1-3天光照越强越好,便于采食饮水;肉鸡全程24小时光照,后期光照强度可以慢慢减弱。

饮水与喂食

先开水,后开食。长途运输的必须在开水3-4小时后开食。

雏鸡出壳后,在15-24小时内饲喂1%食盐水,之后将容易消化的饲料研成粉末,煮熟后饲喂。

前三天让雏鸡自由进食,3天后每日投喂6次,每次间隔3-4小时。

雏鸡的年龄达到5周龄后,每日投喂3-4次,之后改为正常饲喂。

饲料选择

可以选择玉米粉,如果上锅蒸成半熟更好,也可以使用饲料厂的全价雏鸡配合饲料。

雏鸡专用饲料应营养丰富、易消化,少喂多餐,每天喂食6-8次。

疾病预防

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鸡苗接种疫苗,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

密切观察鸡苗的精神状态、饮食和粪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环境卫生

每天清理饮水器和饲料槽,定期更换垫料,保持育雏室的干净整洁。

鸡舍外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水汽入侵。

通风换气

保持育雏室良好的通风非常重要,可以排出有害气体,降低湿度,减少疾病的发生。

但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苗身上。

控制密度

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过于拥挤,影响鸡苗的生长和健康。

平养和笼养时,不同周龄的鸡苗应有不同的饲养密度。

其他管理

每天让小鸡进行适量运动,提高食欲,促进代谢,加快消化。

使用加热灯或暖气保持鸡苗温暖,特别是在冬季。

通过以上这些细致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小鸡幼苗的成活率,使其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