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蟹抱卵怎么养殖

螃蟹抱卵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亲蟹

可以从沿海河口捕捉抱卵蟹,或者从淡水河、湖等天然水域中捕捞“绿蟹”进行饲养后放于海水中交配抱卵。选择健康、强壮的螯蟹以提高繁殖率和幼体成活率。

交配与越冬

亲蟹交配后,应及时将抱卵蟹专池饲养越冬。越冬期间,池水温度应保持在8℃以上,每日投喂小杂鱼、蛤肉等,日投饵量为蟹重的5%。每隔3~5日换水一次,结冰后需每日打破冰眼或安装增氧设备,保持水清氧足。

散养与笼养

散养是将天然海水水域中捕捞的怀卵蟹放入备好的海水池中饲养,要求及时清除雄蟹,适当增加投喂量,保持水质清新,一般3~4天注新水一次,注意海水盐度的变化。

笼养是将每只蟹笼可放养怀卵蟹20只,笼底铺放石块或砖块,沉入深度保持在海水低潮时蟹笼刚不露出水面为度。每隔3~5天检查并投饵一次,饵料以小杂鱼为主,管理不便。

投饲与管理

饲料应选质量好的甘薯、玉米(需煮熟)、鲜鱼虾、螺蚬肉或咸鱼等,日投饲量(干重)为池蟹总重的1%~2%,应按食物种类折算成干饲料的量。动、植物性饲物应混合或交替投喂,日投一次,傍晚投喂,次日需检查残饵情况,再根据摄食情况适当增减投饲量。

环境要求

抱卵蟹的培育环境应选择温和、水清的地方,保持水质均衡、清新,避免惊扰大闸蟹。水温要保持在20到26摄氏度之间,氧气充足。

疾病防治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意水温、溶氧量等环境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如出现病害,可用10ppm孔雀石绿浸泡半小时杀虫。

幼体培育

抱卵蟹所怀卵孵化至绝大部分透明,卵黄集中于中央呈蝴蝶状时,其胚胎出现眼点和心脏跳动,进入原蚤状幼体阶段后,过2-3天幼体即可孵出,此时转入幼体培育阶段,需采取控温、调光、充气、换水、适量投饵、防病害等技术措施。

蟹苗捕捞

蚤状幼体经过5次蜕皮后已变为大眼幼体,此时要起捕,如果是土池可采用灯光在夜间诱捕,如果是工厂化育苗,可采用放水法集苗。再将已捕的大眼幼体经过3-4天淡化处理,方可运到淡水水域中放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进行螃蟹抱卵的养殖,提高抱卵蟹的孵化率和幼体成活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