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对虾养殖的管理重点在于 保温、水质管理、疾病防控以及科学投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底质管理
放苗前:排完水后,均匀施撒乾界底康菌菌剂于底泥表层,深度翻搅后静置1个月,注水覆盖5-10公分并深度翻搅,沉降一夜后将水抽出即可。轻中度连作障碍的化解和底质改善,每亩用量为20Kg,严重时可适量增加用量。
放苗后:冬季养殖(尤其是冬棚养殖)过程中的底质处理非常关键。冬棚池塘空气流通不畅,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偏低,容易积累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常常会使用增氧类或解毒类底改产品,如乾界底净片等。
水质管理
无棚池塘:水质基本变化不大,但也要注意适当换水,避免因换水造成虾的应激反应。
冬棚养殖:需要更加注意水质调控,适当换水,保持菌藻稳定,减少亚硝盐升高的机率,切断弧菌的繁殖条件。避免随意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保持水体中氮循环稳定。
水质改良:视水质情况,越冬养殖期间晴朗的天气适当使用乾界光合菌、乳酸菌、优水菌等水质改良微生物菌剂产品,保持越冬棚养殖水质稳定。
防冻管理
加深水位:深水有助于保温,水深最好高于1.8米。如果已经放苗而水位又较浅时,一天加水量不宜过多,尤其在初一、十五蜕壳期间。
保温措施:冬棚养殖的关键是保证温度,当水温降到23℃~24℃时,应安装锅炉加热,保证水温达到对虾生长所需的温度。在晴朗的天气,要适当开启窗口或揭开薄膜,让空气流通,减少温度变化造成的应激。
科学投饵
控制投料量:水温低于16度时严格控制投料量,避免因水温过低导致对虾摄食减少和消化不良。
增强体质:在饲料中添加肝胆宝等保肝护胆产品,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
疾病防控
定期消毒:彻底清塘消毒,消除病原隐患,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剂进行塘底消毒。
增氧措施:冬棚内应安装涡轮式风机和纳米盘进行底部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溶氧环境。
疾病监测:冬季容易发生寄生虫类病害,如纤毛虫、孢子虫等,需加强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冬季对虾养殖的难度,保证对虾安全过冬,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