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下山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盆土选择
使用沙子与山土的混合物,比例可以是6比4或7比3。沙子越多,透气性越好,有利于生根;山土则能弥补沙子不保水和缺少营养的缺点。
盆子选择
建议使用有孔有脚的盆子,避免使用无孔的平底盆子,因为这样的盆子密封性强,不透气。盆底应与地面留有一定空隙,以利于透气。
生根处理
使用生根粉水按比例浸泡2-6个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树桩的皮厚而定。皮厚的树桩浸泡时间相对较短,如赤楠等薄皮树桩则需要浸泡较长时间。
浇定根水
种好后立即浇定根水,最佳方法是边浇水边摇动树桩,以消除死角间隙,使土与树根完全结合,确保根压足够,提高成活率。
套膜与不套膜
对于皮薄的树种,如赤楠,建议套膜,并适当给予阳光照射。对于不套膜的树种,则需高培土并每天喷水一次。套膜的树桩在发芽后期要逐步去掉薄膜,避免温差过大。
养护方法
带土挖掘:挖掘时尽量带土,以保持根系的完整性和吸收功能,减少根系失水,提高成活率。
修根与喷水:挖掘后及时修根、修枝,并用无纺布包扎,喷水或喷萘乙酸复配吲哚丁酸保湿,促进根系伤口愈合和新根生长。
涂抹愈伤膏:对枝干修剪伤口涂抹愈伤膏封闭,促进愈合,锁住伤口水分散失,保持地上部完整性。
缩短栽植时间:尽量在24小时内完成栽植,以减少根系暴露时间。
灌根处理:栽后用萘乙酸稀释液进行灌根,每15天一次,灌2-3次。
叶面肥与水分管理:待叶片长出后,喷硝萘水剂复配尿素0.5%浓度和氨基酸叶面肥,7天一次,用2次。注意控制浇水频率,保持盆土偏干,避免烂根。
使用吊针液或萌芽促进剂:对于大型下山桩,在移栽后第一时间使用树木吊针液或萌芽促进剂输液,补水、补营养,促芽萌发。
后期管理
适时施肥:在树木生长恢复后,逐步增加施肥量,采取薄肥勤施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施肥过猛。
修剪与造型:根据树桩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修剪,按照大概的造型慢慢雕琢,避免过度修剪。
保持通风与遮阳:提供凉爽通风的生长环境,夏季高温时采用遮阳网降温,避免阳光直射。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下山桩的成活率,并促进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