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鳗怎么养殖的

黑海鳗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和鱼缸养殖两种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池塘养殖

池塘选择与准备

池塘面积一般选用10-20亩左右,进排水方便,换水条件要好,池塘平均水位在1.2m以上。

塘坝要求坚实、牢固、没有洞穴。池底土质以松软为好,以利于鳗鱼钻穴栖息,但池底淤泥不能太多,且不能带有黑的腐泥。

放养前半个月,将池塘干池曝晒或带水清污后,每亩撒干石灰75-100kg,或用漂白杨20-25kg/亩,兑水稀释后泼洒在池底和池边,进行消毒。

在池塘进排水闸门口内均需插平板网,防止海鳗逃逸。

海鳗的选择与运输

保持环境黑暗,减少海鳗的活动。

整个运输过程中,操作要小心、快速,尽可能减少海鳗的干露时间,防止海鳗体分泌太多的粘液。

投饵管理

海鳗养殖的饵料一般选用新鲜小带鱼、蓝圆鲹、青鲇鱼等,在新鲜饵料紧张时,也可选用冷冻或晒干的小杂鱼虾。

投喂前将饵料冲洗干净,冷冻的饵料要解冻,晒干的饵料要用水充分浸泡后再投喂。

个体大的饵料要切成块投喂,饵料应投在饵料台上,便于清理残饵。

每天投饵2次,投饵量一般约占鱼体重的5%-15%,具体还要根据饵料台上的残饵量、天气情况、鳗鱼的摄食情况及饵料的质量等来作适当调整。

8-10月份是海鳗快速增长的时期,日投饵量应占总体重的10%-15%;11-12月份,水温逐渐下降,日投饵量应控制在5%-8%左右,在水温降至13℃以下时,海鳗就会钻穴越冬不摄食,此时就不用投饵了。

次年3-4月份,水温回升,海鳗开始摄食,日投饵量逐渐增加到10%-15%。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体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并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在40cm左右。

使用EM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鱼缸养殖

选择合适的海鳗品种

可以选择稷裸胸鳝、狼鳗、丝带鳗、花园鳗或斑纹蛇鳝等品种,这些品种对养殖环境的要求相似。

准备适宜的养殖环境

鱼缸尺寸:需要选择足够大的鱼缸,一般来说,每只鱼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

照明和装饰:海鳗喜欢黑暗的环境,因此鱼缸应该有足够的遮蔽物,如石头堆成的洞穴,以便它们在夜间活动。

过滤系统:确保鱼缸的过滤系统的上、下水管没有暴露在外,并用网子掩盖住,以防海鳗误入导致堵塞管道和水泵。

控制水质和饲料投喂

水质控制:海鳗为肉食性,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需要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体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并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在40cm左右。

饲料投喂:选择专用配合饲料,并在每50千克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60克、鱼肝油50克。每天投喂2次,投饵量一般约占鱼体重的5%-15%。

总结

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鱼缸养殖,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并监测水质参数。

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包括光照、温度、盐度等。

合理投喂饵料,保证营养均衡,根据海鳗的生长阶段调整投饵量和投饵时间。

防止疾病的发生,定期使用EM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黑海鳗,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