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鸡想要长得快,可以遵循以下方法:
鸡棚位置与移动
鸡棚搭在户外山地,白天鸡放养在山上田里,自由活动空间大,有助于鸡快速生长。
养鸡棚经常移动,避免长期固定在一个地方,减少鸡病的发生。
保温与防冻
鸡棚搭建在外,需要特别重视保温设备,气温高时自然通风排热,气温低时关闭通风窗、加厚垫料,并使用电灯取暖或煤炉加热调控棚内温度。
全进全出
每棚鸡从进棚到出笼都是批进批出,不同时间进来的鸡分养在不同的棚内,确保鸡的发病率减少。
饲料与饲养
自配全价鸡饲料,利用玉米、大豆、鱼粉等原料粉碎搭配预混料,定时饲喂,其余时间自由放养。
雏鸡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较高,1—2周龄为28%,3—4周龄为24%,5周龄以后降到20%。
科学免疫
严格执行科学免疫程序,鸡出生第一天用马立克氏疫苗滴鼻,2个月大时接种鸡I系苗,之后每7天进行一次疫苗免疫,确保高成活率。
湿度与通风
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1—4日龄可向地面喷水增湿。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清新,无臭、无烟、无霉味,并注意通风换气。
密度控制
育雏密度合理,1周龄每平方米养50只,2周龄每平方米养40只,之后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每平方米15只。
及时断喙
防止啄癖的有效方法是断喙,第一次在14—16日龄进行,第二次在7—8周龄转群时补断喙。
保持圈舍卫生
每日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防止病菌带入,保持雏山鸡生长在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中。
适时转群
雉鸡饲养至6~8周龄时,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如作为种用还要在19~20周进行第二次转群,有利于山鸡的正常发育。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山鸡的生长,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