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苗子的方法如下:
布置饲养池
在具有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饲养池内注入水,池内水深为饲养池高度的50%。
投放油茶麸和杀虫剂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一周后在饲养池中间搭建水雍菜浮排并种植水雍菜。
投放营养素
在步骤a后20天投放营养素,营养素由腐殖酸钠、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光合细菌制剂、乳酸杆菌制剂、复合微量元素按1~3:1~2:1~2:1~2:1~2的比例构成,每1m³的养殖用水投放1~1.5g。
投水蛭幼苗
向饲养池投放水蛭幼苗,投放密度为5000条/m²~8000条/m²。
投放饵料
投放量为每万条投放0.4kg~0.5kg饵料,饵料包括肠衣和内容物,内容物由鱼粉、贝壳粉、螺蛳粉、蚯蚓粉、动物血液、麸皮与豆粕按5:5:5:5:5:3:3的比例混合而成。
喂养观察及转池
在投放饵料后,进行喂养观察,确保水蛭幼苗能够顺利取食。
定期更换新水,并注意增氧,保持水质清新。
水质管理
选择天然无污染的水源,保持水质优良,经常更换新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
控制水温在15~30℃之间,夏季需搭建遮阳网或投放水生植物以减少阳光直射。
养殖密度
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根据养殖规模和场地条件适当调整密度,避免水蛭之间互相干扰。
越冬管理
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
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水蛭苗子,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