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鳗鱼苗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露天止水式养殖和温止水式养殖两种。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技巧:
露天止水式养殖
利用自然水源:
利用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源进行养殖,旁边建设养殖池塘。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建造池塘费用低,节省成本,且水源方便换水,水中浮游生物多,食物充足,有助于净化水质。
温止水式养殖:
在温度较低时,可以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使用锅炉加热,以提高水温,促进鳗鱼苗的生长。
温止水式养殖
池塘设置:
池塘面积可在0.5亩左右,设进排水装置,并安置30目的纱窗布以防鳗苗随水流失。池塘水深保持在80厘米左右。
池塘消毒:
池塘清整后要经过一周的阳光曝晒,放养鳗苗前10天用150公斤生石灰或20公斤漂白粉进行消毒。一周后排干消毒水并加注新水。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鳗苗约0.1公斤。
鳗苗的饲养:
前4天每天投喂活水蚤或红虫,第5天开始训练鳗苗白天进食,饲料由天然活饵料改为人工配合饲料。
水质管理:
要求每升水溶氧5毫克以上,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氨态氮含量在2PPM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2PPM以下。
露天止水式养殖
养殖环境:
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的环境,水质pH值应在7-8之间,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确保养殖场有足够的电源,一般每亩鳗鱼池需要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
养殖设施:
一级池用于鳗鱼苗的引食训练,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的鳗鱼种,三级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放养前要对鳗鱼苗进行消毒。
放养管理:
根据养殖方式的不同,放养密度也不同,一般止水式池的放养密度为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为500-1000克/平方米。放养前要对鳗鱼苗进行消毒。
饲喂管理:
饲喂鳗鱼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根据鳗鱼的生长情况和天气变化,合理调整投喂量和投喂时间。
日常管理:
及时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保障水体交换畅通。
其他注意事项
水质控制:
鳗鱼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等,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饲料投喂: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可投喂小鱼、虾、蟹等动物性饲料,也可使用配合饲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池塘和投喂药饵,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环境调控:
通过调控养殖环境来影响鳗鱼的性别比例,族群数量少时雌鱼的比例会增加,族群数量多时则减少。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龙鳗鱼苗的养殖,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