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河里养殖鲈鱼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选择
池塘条件:选择土地平坦、有固定淡水来源的地方,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4至5亩,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池塘底质要平坦,避免渗漏。
清塘消毒:放苗前,池塘需经过充分暴晒,并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每亩地可以使用50公斤的石灰或10公斤的漂白粉进行消毒。
鱼苗选择
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放养。
鱼苗选择: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鲈鱼苗,并进行淡化处理以适应盐度变化。
投饵管理
饵料选择:鲈鱼喜食活饲料,如红虫、卤虫、新鲜的鱼糜等,也可以使用肉食性饲料。投饵量一般为存塘鱼体重的15%左右,每天投喂3次。
驯化:使用特定声音信号引导鲈鱼摄食,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投饵量。水温20-25℃时,日投饵量为存塘鱼体重的6%-8%。
水质管理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在18-28℃之间,pH值稳定在7.0-8.5之间。
注水与增氧: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和阴雨天清晨进行增氧,以改善溶氧条件。
常见疾病防治
观察和测定水质: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以达到防病之目的。
具体疾病防治: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捕捞与出售
捕捞:鲈鱼养殖1年后可以进行出售,使用双层的渔网进行捕捞,因为鲈鱼在捕捞时会拼命逃跑。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野河里成功养殖鲈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消毒和合理投饵是关键。同时,注意观察鱼苗和成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以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