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养殖地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光照
地龙需要全天的日光照射,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可以放在室外进行全天光照。
夏季阳光过于强烈时,需要给地龙进行遮阴处理,大约遮去50%左右,以免叶片受到阳光灼伤。
浇水
土壤需要保持适度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一般每周浇水一次,夏季每隔15天浇水一次,冬季每半个月浇水一次。
浇水时应注意避免土壤积水,以免导致根系烂根或发生病害。
温度
地龙适宜的温度在15-20度左右,气温低于5度会进入休眠期,高于30度则可能出现死亡。
可以使用大棚进行养殖,保持适宜的温度环境。
湿度
蚯蚓喜湿怕涝,空气湿度需保证在75%左右,土壤湿度保持在30%左右。
注意蚓床的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饲料
地龙的主要食物是有机物,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如腐熟的牛粪,以及打烂的瓜果类作为辅助饲料。
饲料应充分发酵,使有机质腐化分解,便于蚯蚓取食。
土壤
地龙使用的土应具有一定的蓬松透气性和肥力,可以使用腐叶土加入一些粗沙子混合作为基质。
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避免积水。
养殖场所
可以建立专门的蚯蚓饲养场所,使用泥土、牛粪和稻草搅拌发酵制成蚓床。
蚯蚓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较平、排水良好的地方,并注意通风和湿度控制。
采收与加工
养殖3个月左右即可采收地龙,将采收的蚯蚓清洗干净,晾干后可以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有效地养护户外养殖的地龙,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