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蚯蚓的养殖方法如下:
准备箱筐
可以使用竹、荆条、藤条、木材、塑料等材料制作箱筐。
箱筐的规格有多种选择,例如60cm×30cm×20cm,60cm×40cm×20cm等。
箱筐底部和侧面需要设有排水和通气的小孔。
箱内装料
箱内不宜放太多料,一般堆放高度为16cm,使用比较松软的园土或掺有锯末的园土。
也可以使用撕碎并用水浸透的马粪纸、草扳纸与园土的混合物。
放养蚯蚓
挑选优质的蚯蚓,如大平二号,放入箱筐中。
蚯蚓的放养密度为每箱100-200条为宜。
投喂饲料
蚯蚓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27℃,湿度需要保持在70%-80%。
每天进行3-4次通风,当蚯蚓长到商品规格后,可以捕捉较大的蚯蚓。
养殖环境选择
室外养殖: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如露天堆肥养殖。将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堆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的堆肥,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夏季需搭棚遮阴,冬季搭建塑料棚提高坑温。
室内养殖:适用于小规模养殖,可采用盆养或箱养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花盆或木箱,底部打孔以保证排水透气,饲料装至盆高或箱高的3/4,每盆或每箱投放蚯蚓约100-200条。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盆口或箱口加盖塑料薄膜,并经常喷水。
培养基料的制备
主要包括粪料和草料两种成分。粪料可以选择牛、马、猪、羊、兔、鸡等的粪便,也可用食品下脚料、烂菜瓜果等;草料可以选择杂草及各种树叶等。粪料占基料的70%左右,草料占30%左右。堆制方法:将粪料和草料混合均匀,边堆料、边分层浇水,下层少浇、上层多浇。堆制后,第二天堆温上升,4-5天后堆温上升到75℃-80℃,以后逐渐下降,当降到60℃时,进行翻堆,重新堆制,以后再翻堆几次,翻堆时适当洒水。堆制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直到基料呈咖啡色、质地疏松、无不良气味。
蚯蚓的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蚯蚓的粪便和残渣,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饲料应适量、均匀,不要堆积在一起,以免发生腐烂和异味。
养殖容器底部要有透气孔,以提供空气流通。
保持饲养材料湿润,但不要过于潮湿。
蚯蚓喜阴暗环境,因此饲养容器应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
繁殖和收成
蚯蚓一般每隔3-6个月会进行繁殖,繁殖后的蚯蚓可以分出一部分用于钓鱼,剩余的继续养护。
在收获时,可以将蚯蚓连同饲养土壤放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内进行冷冻,冷冻后的蚯蚓不仅容易存放,还可以增加饵料的诱惑力。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金蚯蚓。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定期清理饲料和粪便,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利于蚯蚓的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