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爬叉(金蝉)的步骤如下:

获取种源

初级种源可以在田间自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其中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间。

卵的采集: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使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将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千桔条轻巧取下。卵的特征是一侧呈扁平干桔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

殖种

养殖地:选择森林之下,各种果树、用材树种都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养殖地应选择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的地方,避免过于干燥或含水量过高。

殖种深度:一般为30-50厘米,要向阳防冻。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在殖种区域覆盖一些麦秸、稻草、玉米秸等进行保温。

孵化:将带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除去枯叶,剪去两端,扎成一束。在一个大洗衣盆的底部铺上一层沙子,将捆扎好的树枝直立放入盆中,保持温度在28至34度。当20%的幼虫孵化时,就要掩埋。

供应饲料

选择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汁液较多的健壮树种,如榆树、杨树、柳树、桐树以及果园中的各种果树。同时,还可以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甘薯、土豆、山药等。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蝉蜕要通风保湿,防止开裂。冬天要在养殖区域烧烟,防止结冰。

防虫:确保存放的地方没有昆虫或害虫,可以使用防虫剂或放置防虫剂片来预防虫害。

构建成虫及若虫生产设施

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种植果树实生苗。在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搭建围栏,中间再拉铁丝,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可以在其中交配产卵。

适时采收

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至8月初(立秋前后)是田间采收爬叉的较佳季节。爬叉在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比较集中,若虫在湿软的地下会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爬叉,并在适当的时间采收成熟的成虫。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