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的销售养殖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选址、蟹苗选择、饲料投喂、水质控制、防逃逸措施以及日常管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选址与建造
选择交通便利、远离噪音的地点建造养殖池,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排灌系统畅通,池底平坦,池埂与池底比例为1:2.5。
养殖区域四周应建立防逃逸设施,如水泥墙或木板围栏,木板围栏的建造需将木板深埋20厘米并用木桩固定。
蟹苗选择和放养
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质蟹苗,保证蟹苗纯正性和成活率,价格相对较低。
投放田螺作为食物来源,每亩放养500-600只大闸蟹,确保足够活动空间,提高生长速度。
放养时间宜在2月底至3月中旬,避免冬季死亡或影响蜕壳。
饲料投喂
使用高品质的大闸蟹专用全价颗粒料,投喂方便、适口性强、不易污染水质。
每日早晚各投喂一次,投喂量约为蟹体重的3-4%,增重期需增加精饲料。
饲料应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池边浅水处,傍晚投饵。
水质控制
水深调节:根据外界温度调整池塘水深,高温时可达1-1.2米,正常情况下保持0.6-0.8米。
换水频率:7-10天换水一次,高温时每3天一次,使用生石灰调整pH值至7.5-8.5。
种植水草,覆盖面积超过70%,选择大闸蟹喜食的水草种类,以净化水质并提供庇护。
防逃逸措施
养殖区域四周应建立防逃逸设施,如水泥墙或木板围栏,木板围栏的建造需将木板深埋20厘米并用木桩固定。
日常管理
每日坚持巡塘,及时对水质进行检查,将螃蟹吃剩下的饲料及时打捞出来,避免水质遭到破坏。
根据螃蟹的生长状况和进食情况,合理安排饲料投喂量。
若发现保存过程中死去的大闸蟹,应果断丢弃,因死的大闸蟹含有剧毒,不可食用。
捕捞与销售
一般10月份进行捕捞,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捕捞,使用地笼等工具进行捕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大闸蟹的养殖成功率,从而提升销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