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蜜蜂防止逃蜂的措施包括:
改善饲养管理
及时分蜂,防止自然分蜂。
选择蜜粉源充足的地方放蜂,防止缺粉断蜜。
及时扑灭巢虫、胡蜂等,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避免蜂群受到烟味、臭味及振动等刺激。
不把蜂箱放在高压线下、烈日或寒风中。
对弱势蜂群要勤喂,并勤换老脾,多造新脾,保持蜂脾相称,以增强群势。
经常清扫蜂箱,保持其清洁卫生,防止箱底污物厚积。
观察蜂群
经常观察蜂群,及时发现蜂群的外逃征兆,如工蜂出勤明显减少、守卫和扇风停止、箱内工蜂骚动不安、贮蜂量显著减少、蜂王产卵减少或停止、箱底污物厚积、巢脾旧黑且被咬得破烂不堪、巢虫大量滋生等。
如发现以上征兆,立即压低巢门,把巢门板压低到距起落板4~4.3厘米,只容工蜂出入,使蜂王不能通过,同时剪去蜂王的一侧翅膀(但要将该翅前缘脉的大半留下),使其不能飞翔。
控制分蜂
对于强群,增加蜜蜂的工作任务,如抽出老熟蛹脾补给弱群,加入幼虫脾,增加工蜂哺育任务,安装脱粉器,加入新巢脾,及时摇收成熟蜂蜜,收集花粉,增加蜜蜂采粉、采蜜的工作任务。
更换蜂王,一般老年蜂王的蜂王信息素较年轻蜂王少,统治管理能力弱,用当年的新蜂王更换老年蜂王,蜂群一般不会发生分蜂飞逃。
环境优化
把蜂箱摆放在不冷、不热、凉爽干燥、不受敌害侵犯的地方,使蜜蜂宜居、舒适。
定期清理蜂箱,保持其清洁卫生,防止箱底污物厚积。
安装防逃片,特别是在分蜂季节或蜂群出现外逃征兆时。
减少人为干扰
尽量减少对蜂群的干扰,避免频繁开箱检查,特别是在越夏和无子期。
避免在取蜜时将蜂巢内的蜜蜂一扫而空,要为蜂群留足“口粮”。
防治病虫害
科学防治蜜蜂的病虫害,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使蜜蜂无病无害。
定期对蜂箱用具进行清理消毒,预防烂子病和巢虫等病虫害的发生。
确保蜜源充足
选择蜜源丰富的地点放蜂,确保蜂群有足够的食物来源。
在蜜源稀少或流蜜期间断时,要及时人工补饲,确保蜜蜂不会因饥饿而飞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蜜蜂逃蜂的可能性,确保蜂群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