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海参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池塘选址与建设
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源的区域,且靠近海域,潮流畅通,能纳自然潮水。
池塘应远离养参密集区,避免淡水注入。
定期消毒
定期清理底泥,保持池塘清洁,防止病菌滋生。
对池塘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水质健康。
海参苗选择与投放
选择健康、无病菌、无病毒的参苗,规格应一致,避免损伤。
根据池塘条件合理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量在3000-5000头之间。
投放时间最好在春秋两季,水温适宜时进行,以提高存活率。
水质管理
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色应为浅黄绿色或浅棕色,透明度在60-80厘米之间,PH值控制在7.8-8.4之间。
水温应保持在0-30℃之间,最适宜的水温为10-16℃,盐度应保持在25%以上。
定期进行水质调控,如换水、防止雨水倾灌等,保持水体流动性和活性。
饲料投喂
饲料应以天然饵料为主,如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投喂量应根据海参的消耗量确定,通常每3天投喂一次。
可以适当拌料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微量元素,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病害预防
在投放参苗前要进行药液消毒,减少病害发生。
投放用水应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确保水中杂物微生物能有效处理。
对已经发病的参池,应积极改善水质,增大换水量,并采取具体措施。
收获与消毒
经过1年至1年半时间的养殖,大多数海参达到商品规格后即可收获。
收获后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为下次养殖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干海参,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量。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条件和环境进行适当调整,并严格按照养殖规范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