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养殖怎么防蚂蚁

养殖蚂蚱时,防治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 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以下是具体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

实现大面积荒滩垦荒栽培,减少基地发生的面积。

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蝗虫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

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虫卵的作用,根据土地条件改变作物分布——减少蝗害。

在蚂蚱孳生期间,可在农田周围堆放一些干草堆、废弃的农作物等,吸引蚂蚱前来聚集,再进行集中处理。

定期清除农田周围的杂草,保持农田周围的环境整洁。

生物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如旱灭螨、蚂蚱蝇、蝗螨等。

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引入外来天敌如小黑蚂蚁、蚂蚱捕食者等。

种植能引诱蚂蚱天敌的花草,促进天敌的繁殖。

化学防治

使用敌敌畏、马拉硫磷、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绿僵菌、印楝素等农药防治。

在3龄以前使用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克。

使用20%敌马合剂,每亩用100克或1.5%林丹粉剂,每亩用1.5-2千克喷粉。

在若虫集中田边荒地时,可以使用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使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

物理防治

用网围堵,阻止蚂蚱的侵入。

用灯光引诱,吸引蚂蚱远离农田。

用深松,破坏蚂蚱的栖息地,减少蚂蚱的数量。

其他方法

在养殖场地四周建立半米宽的植物染毒隔离带,周围用铁丝网做围栏,并配有农药喷雾器。

定期检查蚂蚱的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疾病扩散。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残余饲料。

根据市场需求和蚂蚱的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收获,通常在4-6龄时收获经济效益最佳。

建议

综合防治:多种措施结合使用,如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环保意识: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监测和补施:施药后要加强监测,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蚂蚱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确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