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整地
绿茶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4-6.5之间、交通便利、周围无污染、附近水源充足、坡度不超过30度的环境下生长。
选地时,尽量在靠近山区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园。选好地后,要深翻土壤,并施足基肥。然后挖一条深35cm左右、宽30cm左右的沟渠,以便后期排水。
选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选耐旱、抗病性强、芽头壮、发芽密且芽叶小的种苗最好。
若是选茶籽的话,最好选健康饱满、耐旱、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
播种
播种时间:南方地区适宜在11月底至次年3月播种,北方地区则因土壤封冻,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
播种方法:将发芽的种子按照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最后覆好土即可。
移栽
移栽时期: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选择茶苗地上部处于休眠时期进行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期移栽。一般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时进行移栽。
移栽技术: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种植的茶园内开好沟,沟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后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取根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的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黄泥浆沾茶根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
茶园的管理
施肥:茶园的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基肥通常在种植前施用,追肥则根据茶树的生长需要定期进行。
修剪:茶树的修剪分为幼年茶树和成年茶树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修剪方法有所不同。
病虫害防治:加强苗期管理,主要有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品种搭配
在生产单位中将不同发芽期和不同特性的品种按一定比例搭配种植,这种栽培方式可提高茶叶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引种季节
一般要与引入地的雨季相一致,在雨季前夕或开始时引种,容易成功。北方地区适宜在气温适中的秋末冬初或气温逐渐回升、雨水逐渐增多的春季引种。
苗木调运
苗木在运输前要做好产地危险性病虫害的检疫工作;途中要防止日晒风吹,最好使用专车运输,在苗木上覆以稻草和蓬布防日晒风吹;长途运输时,苗木根部还要用黄泥水浆沾根或填充苔藓、地衣等物保湿。此外,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移栽,尽量缩短自起苗到移栽完毕的时间,以保证成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绿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