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生龙虾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合适的养殖环境
水源与水质: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的水体,如稻田、池塘等。
土壤与环境:选择壤质土田块,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田块周边环境安静。
面积与地势:面积宜大不宜小,一般10-50亩为宜,地势高低适中,便于管水和调控水体温差。
稻田改造与建设
田埂改造:加宽加高田埂,埂面宽1m以上,埂高1m以上,确保不漏水。
开挖虾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养虾沟,沟宽3-4米,沟深0.8米左右,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
水草种植:在田内和虾沟中种植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面以30%为宜。
虾苗放养
放养时间:在稻谷收割后的9月上旬将种虾直接投放在稻田内,或选择每年的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野生龙虾种进行驯养后放养。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个体在40克/只以上的种虾,或每亩投放幼虾1-1.5万尾。
试水:放养前进行试水,确保水质安全后放虾。
饲料与喂养
早期饲料:放养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
中期饲料:3天后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
后期饲料: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或配合饲料。
水质管理
水质调节:每隔15-20天进行一次水质净化,调节水质可以往水里面泼洒生石灰,按照每亩10-15千克的比例调节水质。
溶氧管理:保持水体高溶氧,溶解氧应在50毫克以上,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
疾病防治
防逃设施: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设施,防止龙虾外逃。
敌害防治:彻底消除池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野生敌害。
捕捞与收获
捕捞时间:一般可选择每年的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
收获方法:根据养殖情况,采用网捕、地笼等方法进行捕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小野生龙虾的有效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