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家庭养殖好吃的茭白,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土地选择
选择深厚、肥沃、疏松、平整的土层,要求理化性质好,有机质含量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好,田间水利设施完善,排灌方便,且上一茬未栽种茭白的地块。
平衡施肥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分期追肥,巧施孕茭肥。在茭白幼苗移栽7-10天成活后,施催苗肥,并在分蘖初期及时施用分蘖肥,促进有效分蘖及生长。在分蘖盛期,根据植株生长态势进行追肥。如果分蘖苗假茎开始变扁,立刻重施催茭肥,促进茭肉膨大,提高产量与品质。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或复合有机肥,尽量不使用化肥或少使用,尤其杜绝偏施氮肥。
合理浇水
掌握浅水移栽、深水活棵、浅水促蘖的灌溉原则。在茭白幼苗移栽成活后,保持3-5厘米的浅水位,适时露田,促进充分生根。在分蘖后期,加深水位至12-15厘米,深水孕茭,抑制无效分蘖,并定期更换种植水,防止烂根。在孕茭后期,降低水位到3-5厘米,利于果实采收。采收后的茭田应保持湿润越冬。
科学除草
在茭白苗长齐后,及时除草。一般采用人工除草,如果使用除草剂,尽量避免使用草甘膦等。芽前除草剂推荐使用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播种前或播种后的3天内施药。
选苗与整地
选择晚熟、产量高的双季品种,选择无病害和无雄株的茭墩做种苗。先深翻土壤,施入充足的底肥,主要以腐熟农家肥为主,不宜施入化肥,将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固加高田埂,保持田块一定的水层。
移栽
每年十月份是移栽茭白的最佳时机,用绳子拉住茭白进行栽种,注意深浅,保证茭白的正常生长,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茭白能够高产。
追肥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偏爱有机肥,尤其要施入充足的有机肥,并根据土壤肥力、栽植密度来决定肥料的施用量。栽后15天左右进行追肥,采取重、轻、重的施肥原则,追施人粪尿或尿素,促进有效分蘖,根据苗情追肥能够防治早衰,促进肉质嫩茎膨大。
田间管理
在茭白生长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深灌降温,并定期换水,以防土壤缺氧引起烂根。水位过高,会使薹管伸长,易倒伏。进入到分蘖期,要保持水深8~10厘米,这样对于提高产量很有帮助。
采收
茭白成熟时,根部会变得又粗又饱满,一般每年五月份的时候茭白就成熟了,没有成熟的茭白要等到它成熟的时候再进行采收,不能等茭白发黑了再采收,不然就老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家庭养殖出好吃的茭白。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水肥管理、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确保茭白能够健康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