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海蜈蚣(沙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池建设
选择通风向阳、阴湿僻静的地方建池,池用砖砌成,规格为长5米、宽2米、高0.8米。
池内四壁用水泥抹面,池口周围用玻璃镶出15厘米宽与池壁成直角的檐,防止敌害及蜈蚣逃跑。
池中铺一层约10厘米厚经日光暴晒过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土壤,沿池底四周用石灰消毒过的瓦片摆成弧形,两边垫上海绵,可在池内种些杂草,模拟野生环境。
引种
选择体大、性温和、生长快、繁殖率高、无病无伤的蜈蚣作种,雌雄比以3:1为宜,每平方米放30条左右为宜,不宜放太多。
饲养管理
春季:气温回升到17度左右时,蜈蚣苏醒,此时蜈蚣的消化能力差,每100条蜈蚣添加食母生10克,再加入适当奶粉于温水中,让其饮用,同时投喂研成糊状的田螺肉、河蚌肉、青蛙内脏和活蝌蚪等,池内要放一玻璃器皿,供饮水用,每天换1次新水。随气温上升投食量应适当增加,当气温低于15度时不投食,避免出现腹胀病,此时湿度控制在20%-25%之间,交配期、产卵期每天喂一次,其它时期每隔2-3天喂一次,次日早晨拣掉残余食物,饥饿时蜈蚣可能出现互相残杀而中毒死亡,另外,孵化期间不需喂食和水。
夏季、秋季:因气温适宜,蜈蚣食欲旺盛,生长较快,但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季节,早晚需向池内洒适量水,少量多次,一般湿度控制在15%-20%之间,湿度过大时加少量黑色土壤,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雌蜈蚣交配产卵季节,要做好产卵保卵工作,要将待产蜈蚣分开饲养,避免干扰,提高孵化率,可以用塑料汽水瓶作繁殖瓶,在瓶上钻10-20个0.2-0.4厘米的孔。
喂食
平时投喂鱼粉、豆粉等,也可以用打碎的小杂鱼或豆粕作为饲料。
在夏季高温时期,蜈蚣的吃食量和活跃度较高,可以适当多投喂一些。
吃不完的情况下要及时清理掉食物的残渣,以免滋生细菌,导致蜈蚣感染疾病。
病害防治
蜈蚣容易患绿僵菌病、胃肠炎、脱壳病等。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蜈蚣的生活状态,发现蜈蚣出现行动缓慢、暴躁等现象时就要看其是否患病,及时用药治疗,或者将病蜈蚣隔离开来。
环境控制
养殖池应保持通风和适宜的温度,夏季高温时期要注意给蜈蚣通风、降温,可以每天在室内洒水一两次,保持泥土一定的湿度,达到降温的作用。
繁殖
蜈蚣三龄性成熟,5到9月间多数在夜间交配,有时清晨晚上也有交配。
蜈蚣母体在产卵前会有营巢行为,可以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繁殖,如塑料汽水瓶,在瓶上钻10-20个0.2-0.4厘米的孔,用于产卵和孵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海蜈蚣,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