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前期准备
选址与建造: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养殖池塘,确保排灌方便,能每天换水。池塘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池塘要深2-3米,池水透明度要在半米以上,水温最好保持在8-28度,溶氧要保持每升5毫升以上,池水偏碱性。
消毒处理: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药性残留。
物种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品种口碑较好的黄花鱼进行养殖,避免营养不良的品种。
鱼苗投放
鱼苗规格:放苗的时间在4月中下旬或5月初,这时的水温适合鱼苗的生长。放苗要注意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利于管理。
投放密度:育苗全长达到不同长度时,应加强对养殖密度的控制。例如,当鱼苗达到5厘米时,养殖密度控制在300~400尾/立方米;当达到8~10厘米时,养殖密度控制在150~200尾/立方米。
饲料投喂
饲料种类:小黄鱼喜欢食用冰冻鲐鱼、参鱼、小鱼小虾、扇贝类肉类等。在饲养时,可以将饲料解冻后做成肉末状,并拌上一些专门的鱼饲料进行投喂。也可以适量喂一些冰鲜鱼、鳀鱼饵料,这些饵料性价比较高。
投喂方法:每天的投喂量应控制在稚鱼体质量的7%,并分为六次投喂,坚持少喂多餐原则,锻炼小黄鱼的消化能力。在养成阶段,应加强对水质的控制,早晚吸底一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流水养殖。
水质管理
水质控制:保持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2至26摄氏度,盐度1百分之一点八至百分之二点五,溶氧每升五毫升以上,pH值8值为八点零。在养殖过程中,当水温达到25~27℃时,鱼体极有可能爆发病害,应根据鱼体的应激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投喂量,并观察病鱼鳃丝中的病虫情况。
换水: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20%~30%,保持水体干净。
日常管理
分群饲养:选择大小均匀的个体进行分群饲养,能够快速提高黄花鱼的生长速度。
定期消毒:做好消毒工作,发现病鱼后,要及时治疗,减少养殖损失。
减少刺激:在养殖过程中,应减少对小黄鱼的刺激,避免鱼鳔胀气等现象的发生。如果出现鱼鳔胀气,可以采用针刺法排气。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黄鱼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