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淤泥螃蟹的步骤如下:
清塘消毒
清除池塘内多余的淤泥,一般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
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至250公斤,以达到彻底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
药后7天过水1次,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至5天后加水。
投放蟹苗
投放前要对蟹苗进行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
使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
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以及先暂养后放养的原则。
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至2米为宜,温度在20至25度最合适。
种植水草
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
主要以藻类为主,也可放入适量田螺。
控制水位
晴天将水位降低至30厘米左右,阴雨天气适当加深池水深度。
保持水位稳定,避免水温变化幅度过大,有利于河蟹摄食生长。
适时投饵
春季以精饲料为主,粗饲料为辅。
3月中下旬开始投饵,投饵量从少到多。
清明节前投放螺狮,3月份栽种适量水草,及时清理青苔,加强病害防治。
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检查有无残饵,安排当天饵料。
中午巡塘测水温,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
傍晚和夜间巡塘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特别提示
10月份开始可根据成熟蟹陆续上岸的特点,于夜间捕捉剩余的河蟹。
对起捕的河蟹应及时用水冲净淤泥后放入暂养箱中静养2小时以上,让其自行清除鳃部淤泥,防止窒息死亡。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淤泥螃蟹,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