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饲料蟋蟀怎么养殖

小蟋蟀的饲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设备

可以采用大笼饲养,笼子的长宽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平面面积越大,容纳量越多,成活率越高。

笼下沿1米外应构筑宽、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侵入,同时也有利于小龄虫的生长发育。

笼内可以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作为自然饲料。

诱捕种虫

蟋蟀跳跃能力强,有钻缝、筑穴、隐蔽的能力,采集较大数量较为困难。可以利用成虫期的向光和趋食习性进行诱捕。

繁殖

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交配后产卵于地下。笼内的植物秸秆枯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有利于卵度冬。

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会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日常管理

单纯使用笼中天然饲料无法满足大虫的需求,因此应以人工饲料为主,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

人工饲料配方有两种:配方一为大豆粉20%、粗麦粉35%、玉米粉20%、脱脂奶粉15%、肝粉5%、干酵母5%;配方二为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麦粉25%、脱脂奶粉15%、干酵母5%、鱼粉10%。将配好的饲料放入容器中拌匀并研细,铺撒在木板上饲喂,一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吃完为宜。

饲养温度以25℃为宜,干旱时早晚适当喷水,使笼内地表湿度保持在75%~80%。阴雨天不需要喂食板上加遮盖物,青饲料可少放或不放。如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蟋蟀死亡,应及时排水。

环境控制

蟋蟀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为25-30℃,湿度为60%-80%。可以使用加热灯、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温湿度,同时定期清理排泄物和残渣,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疾病和害虫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疾病和害虫的侵袭,定期检查饲养环境,及时清除病弱蟋蟀和害虫。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蟋蟀,并确保它们健康生长和繁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