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苗的保温养殖方法如下:
家庭饲养
准备一个大小适中的纸箱或泡沫箱,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报纸、卫生纸或干净稻草。
在箱中装置一盏瓦数适宜的电灯,用于照明和保温。晚上和阴天时打开电灯。
如果家里有电暖气,可以直接打开电暖气,无需安装灯泡。
大规模养殖
使用电热育雏笼、保温伞、红外线灯、火炕式育雏器、烟道式育雏器等保暖设备。
温度控制:
1-2日龄时,温度保持在35℃左右。
3-7日龄时,温度保持在32-35℃左右。
7-14日龄时,温度保持在29-32℃左右。
14-21日龄时,温度保持在27-29℃左右。
22-28日龄时,温度保持在24-27℃左右。
28日龄后,温度保持在21-22℃左右。
温度调节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不完善,因此需要密切调节温度。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30-32℃,以后每5天降温1-2℃,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以通过观察雏鸡的行为和形态来判断:
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
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
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湿度控制
雏鸡舍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不利于雏鸡的生长;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
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可以通过饮水器内不断水来调节湿度,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
光照管理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
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
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小鸡苗免受寒冷的影响,提高其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