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的田螺养殖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螺池建造
选择水源充足、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建造螺池。
池宽1.5米,长10~15米,深30~50厘米,两池之间建20厘米高的堤埂。
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
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放螺与管理
每平方米放100~120个种螺,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
放种螺前,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粪肥,培育饵料生物。
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他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为田螺总重的1%~3%,2~3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
田螺疾病管理
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鼠等入池捕食田螺,并防止田螺外逃。
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田螺采拾
当田螺重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拾上市。采拾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
养殖环境
田螺的养殖环境比较简单,适应能力较强,养殖场所可以是稻田、池塘等水体,但要有足够的淤泥。
在水面上放置一些水莲等水生植物,周围可以种植一些蔓生蔬菜,以提供足够的天然饲料和遮阳降温。
混养方式
可以采用田螺、河蚌、鲢鱼、鳙鱼、泥鳅混养,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平衡。
水质调节
定期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新鲜清洁,防止水质污染。
在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保持池水流动,调节水温,增加水中含氧量。
饲料管理
投喂的饲料包括米糠、菜叶、瓜叶、动物内脏或商品饲料,投喂量应根据田螺的摄食情况来定,一般每3天左右投喂一次。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特大的田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