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殖出好吃的黑色秧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早期管理
饲料选择:使用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粗蛋白含量达21%。早期控制饲料量,避免过早限饲,确保骨骼充分生长。
饮水管理:雏鸡应尽早开饮,使用清洁的温开水,并添加适量的抗生素预防疾病。2~4日龄可饮用0.02%恩诺沙星水,连用3~5天后停药3天,再用一个疗程。
光照管理
光照时间:头2天连续光照48小时,之后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直至出栏上市。种用黑鸡则需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过渡到自然光照。
光照强度:1周龄雏鸡每15平方米鸡舍可挂40瓦灯泡,第2周起换为25瓦灯泡,灯泡高度和距离要符合要求。
温度和湿度控制
温度:育雏室温度要求恒定,1周龄内温度为32~35℃,室温27~29℃,之后每周下降2℃。地面育雏时,需铺上垫料,防止鸡腹部受凉。
湿度:雏鸡阶段要求湿度为60~65%,之后为50~60%。高湿低温易导致小鸡感冒和下痢,低湿度则影响卵黄囊吸收。
分群和饲养密度
分群:10周龄前后进行挑选,将过肥过瘦的鸡分别处理,确保鸡群体重差异在10%以内。
饲养密度:根据鸡的周龄调整密度,育雏室初期每平方米50只,随后逐渐减少至每平方米10只。
断喙和限制饲养
断喙:于8~10日龄断喙,保持上喙距离鼻孔2毫米,下喙不短于舌尖。
限制饲养:15日龄开始每日限饲,控制体重,确保各阶段周增重达标,生长曲线平滑。
饲料和饮水
饲料:雏鸡阶段选用优质小鸡料,一周后添加青饲料。大鸡可喂稻谷、玉米粒、米糠、麦皮等青粗饲料。
饮水:保证饮水不间断,水质要求清洁,冬天使用温开水。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保持鸡舍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药物预防:在雏鸡开饮时添加抗生素,如恩诺沙星,预防胃肠道疾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出健康且美味的黑色秧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