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龙怎么养殖的

陕西地龙,通常指的是蚯蚓,其养殖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建议:

选地整地

选择结构疏松、肥活的砂质壤土栽种,其次是壤土和粘壤土。土壤酸碱度以弱酸至弱碱性较为适宜。

在北方,春季地解冻后,深耕施肥,每亩施有机肥(如鸡、羊粪)3000公斤,草木灰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磷酸二氢钾30公斤,结合深翻土地30厘米施入。耙平后栽种。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春播先用60℃温水浸种1—2天,播种前将种子与湿砂按1:1混合放于10℃以下温度条件处理20天,然后播种。条播,沟距2~3寸,覆土约0.6寸,稍行镇压后浇水,保持土壤潮湿,约半个月出苗。

根状茎繁殖:在我国北方3月份,将根状茎挖出,切成2~3寸的根段,每段应有芽苞1~2个,开沟,行距1.5~2尺,沟深约3~4寸,排放根段并覆土压实,约10天出土,成活率95%左右。

田间管理

搭架:当苗高30厘米时应及时搭架,可用2米左右的竹竿或木杆。

饲料投喂:地龙饲料来源广泛,包括造纸厂、酿酒厂、糖果食品厂、肉类加工厂的废渣、残肉等。饲料应充分发酵,便于蚯蚓取食后潜伏肥土中栖息。

温湿度控制:适宜的温度为15-20度,空气湿度需保证在75%左右,蚓床土壤湿度保持在30%左右。大棚养殖时,每个蚓床之间需挖出排水沟,以降低湿度。

采收加工

养殖3个月后可采收,将蚯蚓用桶装起,清洗干净,撒点草木灰去除黏液,再次清洗后,用开肚机破开清理内脏,最后摆放在木架上晒干。

其他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利用自然环境,如果园、桑园等,沿树行或沟槽养殖,施入有机肥料,覆盖稻草或麦草保持湿度。

立体养殖:在室内或大棚内搭建多层温床或池子,进行多层饲养,提高空间利用率。

土法饲养:包括沟养、坑养、野生放养、防空洞养、土温床养等,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根据当地环境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平地、坡地或大棚内养殖。

合理施肥:使用有机肥料,如鸡粪、羊粪、牛粪等,保证蚯蚓有足够的营养。

控制温湿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及时采收:养殖3个月后应及时采收,以保证蚯蚓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养殖陕西地龙,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