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子冬天怎么养殖

在冬天养殖鹅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保暖措施

加固修缮鹅舍:确保鹅舍坚固,防止坍塌或漏雨,使用透光塑料薄膜和彩条帘布等封闭鹅舍,减少暖气散失和冷气侵入。

提高舍内温度:如果鹅舍保温效果不好,可以加装保温装置,如电热炉、红外灯等,以提高舍内温度。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在冬季,可以适当增加鹅的饲养密度,以利用鹅体之间的热量保持温度,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拥挤。

使用垫料:地面饲养时,加厚垫料并保持干燥,可以帮助保持鹅舍内的温度。

饮用温水:提供20℃以上的温水,避免鹅因饮用冷水而消耗过多体能。

消毒与防疫

定期消毒:冬季要定期给鹅舍、饲养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比较容易感染鹅瘟,在鹅引进后要及时接种疫苗。

保持环境卫生:喂养的饲料、粪便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细菌的来源,加上小鹅本身携带的病菌,小鹅发病的几率比较大,因此要保持环境卫生。

饲料与营养

饲料选择:饲料成本在整个肉鹅成本中占到70%左右,选择何种饲料直接关系到肉鹅饲养的经济效益。在冬季,由于气温低,鹅的新陈代谢会减慢,因此应选择高能量、易消化的饲料。

饲喂方法:小鹅刚开始吃食的时候可以先调教喂水,然后喂青菜或者牧草、萝卜叶拌米饭之类的食物。在5-10日龄的时候每日喂3-4次,夜间喂食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饲料占70%-80%。

光照管理

补充光照:冬季由于昼短夜长,鹅需要吸收足够的光照,可以通过人工补充光照,使用温度感光灯,保证雏鹅有足够的光照时间,促进其生长发育。

湿度控制

保持适宜湿度:前期1-2周保持相对高湿度,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低湿度。湿度过高会增加小鹅啄毛的概率,可以通过保持干燥、使用熟石灰吸湿等方法控制湿度。

通风换气

适当通风:前期育雏时高浓度的有害气体易诱发呼吸道病和腹水症,因此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也要防止贼风侵袭。

日常管理

全进全出:无论是垫料养还是网上养,应全进全出,避免疾病交叉传染。

密度控制:一般情况下饲养密度以5只/平米为好,冬季可适当加大至8只/平米,建议7日龄、10日龄、14日龄、21日龄分别扩群1次,后期户外散养(注意大气变化)。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季养鹅的成功率和鹅的生长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