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野生小鸡怎么养殖

田野养殖小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合适的场地

选择地势较高、作物生长期在90天以上的旱作农田,如种植玉米、高粱的田地。

场地应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无污染且水源方便。

选择合适的鸡种

通常选择土种鸡,因为它们适应性强,抗病能力高。

进雏时间应安排在作物播种前后1周左右,选择健康的雏鸡。

育雏方法

雏鸡转群前,在农田地势高的一头建简易鸡棚,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

雏鸡1周龄开始对鸡进行训练,如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建立条件反射。

雏鸡脱温后,逐步过渡到放养管理。

放养管理

雏鸡转群后,先进行小规模半圈式散养,逐渐去掉围网,让鸡到农田中自由活动。

每天补饲精料,晚上再补充一次。

作物生长期较短时,养公鸡,生长期在350天以上的母鸡不宜在农田散养。

农田养鸡密度不能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

疾病防治

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雨措施,及时吹口哨或敲盆将鸡群唤回,防止鸡群扎堆。

在炎热多雨季节可在补饲的精料中加抗应激药物。

注意预防鸡痘等疫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饲养环境

鸡舍内要设有栖架,方便鸡休息。

运动场内要设有沙池,沙池内要加入0.01%的敌百虫粉和沙子拌匀,以利于鸡进行沙浴。

饲料管理

初期使用全价料过渡1周,之后逐步过渡到五谷杂粮。

每日早上喂七成饱,便于鸡在放牧中采食,增加活动量。

收获上市

公鸡鸡冠发红即可上市,母鸡则需养至生长期350天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田野中成功养殖小鸡,不仅能够提高鸡的肉质和抗病能力,还能节省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