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鲈鱼怎么养殖方法

江苏鲈鱼的养殖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两种方式,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淡水养殖

池塘准备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池塘面积5~6亩,呈长方形,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池塘底部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并配备1~2台1.5KW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

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鱼苗放养

暂养:将体长1.5厘米~2厘米的鲈鱼苗,投放到盐度在4度~7度的暂养池里,暂养期间每隔7天用15ppm福尔马林泼洒消毒,投喂前3天在饵料里加一些痢特灵、维生素C、土霉素进行喂养。

投喂食物:暂养鱼苗时,需要经常在池水里增氧。

投饵管理

饵料选择:鲈鱼有摄食活饲料的习性,驯化时可使用特定声音信号引导摄食。

投饵量: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灵活掌握,通常水温20~25℃时,日投饵量为存塘鱼体重的6%~8%。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在18~28℃之间,pH值稳定在7.0~8.5之间。

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和阴雨天清晨进行增氧,以改善溶氧条件。

病害防治

观察和测定水质,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以达到防病之目的。

具体疾病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海水养殖

池塘准备

池塘面积3000~6600平米,水深2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

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

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可一次施用二铵75kg/h㎡,两天后池水变为油绿色即可放养。

鱼苗选择

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鲈鱼苗。

鱼苗需经过淡化处理,以适应盐度变化。

投饵管理

饵料选择:鲈鱼有摄食活饲料的习性,驯化时可使用特定声音信号引导摄食。

投饵量: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灵活掌握,通常水温20~25℃时,日投饵量为存塘鱼体重的6%~8%。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在18~28℃之间,pH值稳定在7.0~8.5之间。

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和阴雨天清晨进行增氧,以改善溶氧条件。

病害防治

观察和测定水质,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以达到防病之目的。

具体疾病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总结

无论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鲈鱼养殖的关键在于保持水质清洁、稳定,提供充足的氧气,合理投喂饵料,并进行有效的病害防治。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可以提高鲈鱼的养殖效益和鱼品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