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田螺想要使其味道鲜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
选择合适的水体:田螺可以在农村河沟、池塘、稻田、湖泊等地养殖,要求水底泥土厚度达到15厘米左右,水体中要保证有足够的溶解氧,一般要求大于3.5 mg/L。
环境改良:在养殖前10天,可以向水中洒落石灰清除野生的鱼类虾类及其他杂类螺,并放置有机肥料供田螺食用。同时,可以在水面上种植睡莲等植物或在养殖池塘中种植藤瓜菜遮挡阳光,以保证田螺在阴凉隐蔽的环境中生长。
日常管理
饲料投放:田螺对营养物质要求不高,可以使用麦麸、豆粉和米糠等低成本饲料进行配比。投喂频率一般为每2天一次,每次投喂量根据田螺体重适当投放。在温度适宜的水中,田螺食欲旺盛,可以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当水温为15℃或30℃时,投喂频率可以延长至每15天一次。
保持水质:需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新鲜清洁。在高温环境下要加大水流量,并及时控制水温,保证水域氧分充足。冬季时,田螺会进入泥土内冬眠,此时应减少换水频率,保持水深10~15厘米。
防治敌害:避免蛇鼠等侵害,及时清扫水域中的杂草和根茎,保持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
选种与繁殖
选种:选择颜色清淡、壳薄、圆润、螺壳完整且张合有力的田螺作为种螺。种螺放养密度不宜过大,首次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00只左右。
繁殖:母螺每隔25~30天排卵一次,直到10月份。种螺池应选择水源方便、底质富含腐殖质的地方,水深宜在30~80厘米。人工投料以浮萍、人粪尿、米糠、麸皮为主,每星期投放2次,每次投料约为田螺重量的30%。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可以养殖出味道鲜美的田螺。此外,田螺的养殖还可以与水产养殖其他项目结合,如同时养殖鱼类,以提高整体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