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饵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蚤培育法

建池:利用室外水泥池、土池或小水坑,面积10~30平方米,水深0.5~1米。

施肥:水泥池每平方米水面施放人、畜或家禽粪便1.5~2.5公斤作为基肥,以后每5~10天施肥一次,每次每平方米水面施入粪肥0.75~1公斤。土池每立方米水体投4公斤牛、马粪或其他畜粪、1.5公斤稻草、麦秸或其他无毒植物茎叶作基肥,10天后追肥一次,追肥量同基肥,此后再根据水色酌情追肥。

引入蚤种:当池水达到一定肥度后,从江河中捞取天然的蚤种,每立方米引入蚤种约20~30克,一般引种5~10天后,水蚤便会繁殖增长,布满全池。

捞取喂食:每隔1~2天捞取10%~20%的水蚤,连捞几次后,再追肥培育5~10天,又可继续捞取。一般1立方米水体,每天可产800克水蚤。

蚯蚓养殖法

养殖环境:蚯蚓生活在粘性黄土或黄沙土中,需要阴凉潮湿的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可以使用木箱或大花盆,并拌入少许发酵过的废茶叶、菜叶碎屑、锯末屑、香焦皮、黄沙土混合。

施肥与保湿:定期洒水保湿,防止蚯蚓逃逸或死亡。注意防止死蚯蚓腐臭污染其他蚓体,及时清除霉烂物和防止蚂蚁等害虫。

选种与饲料:在钓鱼前两三天,选出成蚓放在另一个盆中,用湿草纸碎渣等做饲料,使其身体里的泥土排出体外,成为钓鱼的上等饵料。

其他活饵培育

建池与培池: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立养殖池,可以是农田、荒地沟渠或空旷场地。

引种:鱼饵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一年四季引种。

日常管理:接种之后,日常管理工作是获取高产的极为重要环节之一。

采收:根据需求定期采收活饵。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方法。例如,水蚤培育法适合快速大量生产活饵,而蚯蚓养殖法则更适合需要高质量饵料的情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