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抓鱼怎么养殖

田里抓小鱼后,想要进行养殖,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选择合适的稻田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稻田。田块应保水保肥性能好,不受旱涝影响,耕作层深厚不漏水。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

开挖鱼沟和鱼凼:在插秧前开挖鱼沟和鱼凼,增加稻田容水量,便于鱼类生长和种稻施肥、洒药。鱼沟深度一般为50~80cm,宽为50~100cm,鱼凼深度为1~1.5m,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8%。

加高加固田埂:将田埂加高至50~70厘米,加宽至40~50厘米,并捶打结实,确保不会发生渗漏或塌陷。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施,防止鱼逃逸。

鱼种放养

选择大规格鱼种放养,如鳊鱼、鲫鱼、白鲢、花鲢等,具体放养比例一般为鳊鱼和鲫鱼各占30%,白鲢占20%,花鲢占5%至7%,其余小品种共占3%至5%。

鱼苗下田前可用聚维酮碘浸泡3~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饲料投喂

稻田养鱼主要依靠稻田中的自然饵料,如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稻田杂草等。在生长季节,也可适量补充一些专门的人工饵料,如鱼粉、豆饼等,以促进鱼的生长。投喂时注意掌握好“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水质调控

做好水深的控制,初期鱼苗阶段水深应保持10cm;水稻拔节期后,水深增至13-17cm;二龄鱼阶段水深控制在15-20cm。盛夏高温时节,还需采取换水降温措施并增加水深。

消毒防病

定期检查稻田和鱼种的健康状况,并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在给水稻用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量与安全浓度,不要疏忽鱼类的安全。每10-15天用含28%有效氯的漂白粉1ppm浓度进行全池泼洒。

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查,检查田埂情况,注意维护和修整注排水口和拦鱼设备,如有堵塞和损坏,要及时疏通和维修。晒田或田面水量较少时,要经常检查鱼沟,保证畅通无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田里养殖小鱼,实现鱼和水稻互相有利生长的养殖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