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冬天怎么养殖方法

冬季蘑菇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喷水与追肥

冬季气候干燥,床面蒸发量大,需要适当喷水以保持土层一定的湿度,促进蘑菇菌丝生长。喷水时应防止土面过湿,以免低温导致新萌发的菌丝受冻。

结合喷水进行追肥,追施粪水时最好煮沸并用纱布过滤,浓度控制在20%左右。

通风与保温

为满足菌丝生长条件,需做好菇房的保温工作,同时注意适当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每天中午开南窗2至3小时,天暖无风时可同时打开南北窗;气温较低时,可暂停通风一两天,保持室温在3℃至4℃以上。

12月下旬或1月初,应在培养料反面普遍戳洞,以利于料内通气,散发有害气体。

松土与除老根

一般在1月中旬左右进行松土除老根,松土时要细致,避免损伤菌丝。清除老根和死菇后,应重新铺平土层,并喷施20%至30%的粪尿水2至3次,使粗土得到水分和养分。松土后,当菌丝已经萌发时,再覆一层新的细土,约2厘米至3厘米厚。

温度控制

冬季温度较低,需采取措施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通过这些措施,棚内温度能提高5℃至10℃,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湿度控制

冬季空气干燥,需适当补水控湿,保暖防寒。补水前应敞开棚门通风3至4天,补水时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以井水为宜。喷水的原则是喷雾状水,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在冬季基本不需要进行补水。

光线管理

蘑菇的生长对光线的要求是既不能直接照射,又不能完全没有光。可以通过在培育箱上加盖东西,两侧留出空间来调节光照。

越冬管理

冬季气温低于5℃时,蘑菇基本停止生长,此时可采取干法越冬。包括晾棚、清杂松土、调节土壤pH值、水气管理等措施。例如,晾棚时昼夜通风2至10天,降低培养料含水量;清杂松土时翻动畦面盖土,拣除土内死菇、菇根、老菌丝;调节土壤pH值时,每标准棚用10至15kg生石灰制成粉状熟石灰,均匀撒于畦面并与面土拌匀。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冬季蘑菇养殖,确保蘑菇在低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出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