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肉怎么养殖的好呢

养殖肥肉(这里假设是指育肥猪)时,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合理驱虫

寄生虫会消耗猪群的营养,导致饲料转化率低。建议在断奶后2周和保育转育肥后2周进行驱虫,或使用口服的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复合制剂。

合理饲喂

选用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如豆粕、玉米、糠麸等,并添加维诺复合益生菌以提高饲料消化吸收效率。

饲料调制应注意湿拌料喂猪,限制饲喂和自由采食相结合。生长前期自由采食,体重60千克后限制饲喂以提高瘦肉率。

改善饲养环境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确保猪舍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减少猪群应激反应。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确保每头猪有足够的饲料和空间。

科学的管理

定期进行体重测量,根据猪只生长情况调整饲料供应量。

使用智能饲喂系统,如小智倌系列,根据猪只数量和日龄调节饲喂次数、时间和饲料干湿比例。

温度和湿度控制

育肥前期猪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21℃,育肥后期为13~21℃。环境温度达37℃时,日增重可降低180克;温度达到39℃可能导致猪只死亡。

猪对湿度不敏感,但低温高湿对猪生长速度影响更大,高温高湿还会使猪死亡率上升。

适量水分摄入

保证育肥猪的饮水质量和供应量,定期清洗水槽和更换水源,保证饮水卫生。

适当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猪的血液循环,增加食欲,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确保猪舍空间足够,让猪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定期体检

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保证猪的健康生长。

适时出栏

根据猪只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出栏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出栏影响肉质和饲料利用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率,最终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