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好养殖对虾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养殖前的准备工作
池塘选择与处理:选择淤泥少、池底平坦、保水深度1.5米、面积在5亩左右的池塘。在养殖前一个月左右排干池水,用漂白粉消毒,之后晒塘。做好进排水口过滤和放逃设施。
水质培育:引种小球藻和EM菌,扩繁后全池泼洒,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使放苗前水质肥、活、爽,水质指标稳定在pH8.5左右,氨氮0.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为零,盐度为养殖池自然盐度。
虾苗的选择与放养
选择优质虾苗:选择技术手段高及管理标准好的苗种厂家,确保虾苗健康、无病、规格整齐。高标准的水质处理、不用抗生素及高温育苗、天然饵料培养、全程病毒和弧菌监测、应激试验合格、变异系数低。
放苗密度:根据实际养殖情况,建议放苗密度为3-5万尾/亩。放苗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喷洒维诺鱼虾生命液,抵抗高强度应激,补充体能,增强活力。
饲料与投喂
饲料种类与投喂量: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水质情况,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配合高效饲料添加剂如甲宝裕,减少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的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杂物。
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
增氧管理:根据池塘的增氧能力,合理配备增氧设备,确保溶氧充足,促进对虾生长。增氧能力为0.5kW/亩时,对虾养殖到200斤/亩左右容易出问题;1kW/亩时,养殖到600斤/亩左右容易出问题;1.5kW/亩时,养殖到900斤/亩左右容易出问题。
底质管理:通过削减有机物质和增多溶解氧,防控底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保持底质环境良好。定期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和杂物,避免水质恶化。
疾病防治: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市场与销售
市场动态:关注对虾的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提高销售效益。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可以全面总结养殖对虾的经验,为其他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