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乌鸡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
鸡舍应建造在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的地方。鸡舍的大小依地势、地形而定,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主要是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两个窗口。其主要特点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风,鸡舍干燥。这种鸡舍在气候温和或较炎热的地区比较合适。
育雏管理
消毒防鼠: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2000∶1的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喷洒消毒,再把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同时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
温度和湿度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要严格控制。1周龄内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4℃至32℃,湿度为65%至60%;1至2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2℃至28℃,湿度为65%至60%;2至3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7℃至25℃,湿度为65%至60%;3至4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5℃至23℃,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
饲料和饮水:雏鸡出壳后的一天内即要开口进食,前面一周的饲料喂养一定要精细,食物最好是经过高温处理的熟食,便于雏鸡消化,一周后可以开始喂养雏鸡饲料,一天控制在6次左右。水槽长期保证有水,以温水为佳,尤其是在进食的时候。
成鸡管理
饲料:成鸡饲养的饲料要多一些精饲料补充营养,玉米粉、谷粉、小麦粉、大豆之类的都是比较常用的优质饲料,可以互相混合使用,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微量元素物质,以提高乌鸡的健康。喂养饲料时要注意每次要少喂养,等起吃完在喂养下一批,喂养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即可。每2-3天要喂养一次新鲜的菜叶、青草料之类的物质,以维持乌鸡所需要的维生素。
卫生管理:卫生是养殖乌鸡避不开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分为饮食卫生和鸡舍卫生。饮食卫生即对于料槽、水槽之类的地方要定期清洗,且要消毒,不喂养一些变质的饲料,不喂养不明的饲料,以防万一。鸡舍卫生则主要重视清理地面粪便,垫料也要定期清理,不能让其堆积。清理的粪便要远离鸡舍,且处于鸡舍的下风口,这样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疾病防治:在雏鸡孵出后的第一、第二周,每天在饲料中加入0.04%的痢特灵,用来控制乌鸡的副伤寒和鸡白痢杆菌病。如发现病鸡要立即隔离。对于生长快慢不一、体质强弱不匀的乌鸡,要进行分群饲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如鸡马立克氏疫苗、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光照管理
母鸡在冬季要补充光照,同时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才能多产蛋。冬天把光照时间延长至13-14小时,同时供应营养丰富的饲料可提高产蛋率22%。
及时醒抱
乌鸡容易抱窝,并且时间长,因此要注意及时“醒抱”。醒抱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最简便的方法是喂仁丹,效果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家庭养殖乌鸡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