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抽穗怎么养殖方法

小麦抽穗期的管理是确保小麦高产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管理措施:

适时浇水

抽穗灌浆期需水较多,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70%左右。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水,使麦田的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80%。在正常年份一般在麦收前10-15天停止浇水。小麦后期浇水要注意防止倒伏,特别是群体大的麦田,浇水时要注意在无风时抢浇,大风停浇。

合理施肥

小麦后期根系衰退,生理活动减弱,吸收养分能力降低,单靠根系吸收营养难以满足生产需求。通过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延长叶片动能,对于提高粒重有很好的作用。灌浆初期应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单喷或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3%,尿素浓度为1%-2%,溶液用量为50公斤/亩左右。近年来生产上结合后期病虫防治喷施生长调节剂类产品也起到一定增加粒重的作用。

综合防治病虫害

小麦抽穗以后,病早以麦蚜为害最重。进行无公害小麦生产,在防治小麦蚜虫上应选用高效低毒的选择性杀虫剂,一般亩用10%吡虫啉10克兑水40-50公斤或3%啶虫脒1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防倒伏

随着麦株的生长和籽粒的发育,植株重量增加,抗倒伏能力相对减弱。因此,防倒伏成为此阶段的重要任务。科学浇水、合理施肥、控制密度和抖落水珠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倒伏。

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可以快速补充植株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选择合适的肥料,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微量元素水溶肥等,掌握喷施时机和方法,确保雾化效果好,使肥料均匀覆盖在叶片表面。

控制温度

抽穗期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夏季应注意降温降湿,防止高温干旱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

田间作业管理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前,需要做好田间作业的计划,避免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过多的人工干预,以免给小麦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管理小麦抽穗期,确保小麦的高产和品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