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的防病治病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管理
定期添加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多维、维生素C、小肽、多糖类及具有保肝健肠功效的胆汁酸等,以增强对虾的免疫力。
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残饵污染水质。应根据虾的摄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同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
水质管理
泼洒活力多甲酸钙,补钙固壳,提高水体硬度、碱度,增强藻类的抗逆性。
配合泼洒微生态活菌制剂及施用藻类营养素,改善和稳定水质。
定期采取注换水措施,始终保持水质清爽。注换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增氧措施
强化增氧措施,合理使用增氧机并配合施用增氧剂,满足对虾对溶氧的需求。
利用物联网水质监测,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密切关注池塘溶氧变化和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增氧措施,确保对虾生长环境的稳定。
疾病防控
实时监测水质,了解池塘中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的含量,预防疾病的发生。
发现对虾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物等。
对虾养殖区应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以防带入病原体。同时,要定期对养殖区进行消毒处理。
生物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以调节水质和预防疾病。
使用生物渔肥,如藻类、轮虫等,以促进对虾的天然免疫力。
强化日常管理
定期巡塘,观察对虾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以及水质变化等。
草药和疫苗
使用草药替代抗生素或减少水产养殖中的病原体感染,并在疾病爆发期间提高生物的存活率。例如,海藻对细菌病原体具有抗菌活性。
疫苗接种是一种使用已经减弱或死亡的病原菌,通过免疫记忆提供持久保护的方法。对虾疫苗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后期,病原体通过加热或福尔马林灭活用于疫苗生产。
免疫兴奋剂
免疫兴奋剂是化学或天然化合物,可激活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帮助它们抵抗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用于控制弧菌病的免疫刺激剂,提高了受感染虾的存活率。
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调节水质和预防疾病,增强对虾的免疫力。
消毒养殖设施
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手段。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养殖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筛选健康种苗
在购买对虾种苗时,应选择来自健康养殖场的种苗,避免引入潜在的病原菌。
科学育苗和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根据养殖环境,科学育苗、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是提高产量、减少病害的有效措施。如果虾苗养殖密度过高,很容易导致粪便过多和水污染,从而导致虾苗死亡。
定期投喂和水质监测
在鱼苗释放后喂食高效、优质的营养饲料。同时,使用维诺虾用高维补充营养维生素,促进生长发育,以满足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增强其抗病能力。
不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合理定期使用维诺众养菌进行调水,并根据水质进行换水,每天换水量8-10厘米,每次换水量20-30%。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对虾养殖中的疾病,提高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