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块。
翻耕土壤,施足底肥,如草木灰或有机肥,以促进土豆的生长。
种薯处理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薯,每个种薯上应有2-3个芽眼。
较大的种薯可以切成小块,每块保留2-3个芽眼,切块后需晾干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可以在播种前用益生菌溶液浸泡种薯,或者在切块后涂抹益生菌粉末。
播种
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
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按照马铃薯品种要求的密度播种,早熟品种株距为20厘米,中熟品种株距为25厘米。覆土达6-10厘米厚。
田间管理
浇水:土豆喜湿润但怕积水,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出苗期和结薯期。雨季要注意排水,避免根部积水。
施肥: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将益生菌液施入土壤,也可以与液体肥料混合施用。一般在植株长到10-15厘米高时追施一次氮肥,开花前后再追施一次磷钾肥。
中耕培土:当苗高达到20厘米时,插入竹竿支撑,苗高3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培土,露出20厘米新茎,其余部分覆土。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害,如蚜虫、晚疫病等,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
收获
当土豆块茎长至2-3厘米时,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及时灌溉。
结薯后期和收获前,要控制水分,避免浇水,防止病害发生和烂薯。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土豆,获得高产优质的土豆产量。